产品列表 / products
本文由新利体育网站官网首页登录整理提供,仅供参考,请联系客服了解详细信息
在软胶囊质量管控升级的当下,“智能化" 与 “全自动" 已成为检测设备的核心竞争力 —— 制药企业需设备与生产线智能联动,食品企业需减少人工操作误差,质检机构需高效处理批量数据,科研院所需精准捕捉动态变化。传统半自动检测设备因依赖人工、数据孤岛、响应滞后等问题,已难以适配行业需求。西奥机电软胶囊弹性硬度测试仪,以 “智能化全流程管控 + 全自动高效检测" 为核心,重塑软胶囊检测体验,成为多行业优选设备。
一、软胶囊检测的智能化与自动化需求痛点
不同客户在软胶囊检测中,受人工依赖与技术局限影响,面临的痛点集中于效率、精度与管理维度:
对制药与医疗器械企业,人工干预导致 “效率低 + 误差高"—— 生产线检测需人工上料、记录数据,单粒耗时 18 秒,日均 10 万粒需 5 人轮班,且因操作力度不均数据误差超 ±0.2N,GMP 认证中溯源链易断裂;对食品与包装企业,场景检测 “人工适配难"—— 验证包材兼容性需手动调节温湿度,参数设置耗时 30 分钟 / 次,且数据与包材信息需人工关联,易出现错配;对质检机构,批量检测 “数据管理乱"—— 承接 200 批次检测需人工汇总数据、编制报告,周期超 3 天,且不同设备数据格式不统一,难以对接监管平台;对科研院所,动态研究 “人工记录断层"—— 需定时手动采集长期稳定性数据,易遗漏关键变化节点,影响研究结论准确性。
二、全自动硬度仪的智能化核心优势
西奥机电软胶囊弹性硬度测试仪围绕 “智能化" 与 “全自动",构建四大优势,将技术能力转化为客户实际价值:
全流程智能联动,降本提效防偏差:集成 “自动上料 - 检测 - 分拣 - 数据上传" 全流程自动化,采用 AI 视觉定位技术精准抓取软胶囊,破损率降至 0.1% 以下;单粒检测时间 8 秒,批量效率 45 粒 / 分钟,支持与生产线、ERP 系统智能联动。制药企业用其检测,1 人即可完成日均 10 万粒检测,人力成本降低 85%,数据误差 ±0.05N,不合格品检出率 100%,溯源链自动生成,顺利通过 GMP 审核。
场景化智能适配,精准验证质量:内置 AI 场景识别模块,可根据软胶囊类型(如鱼油、钙 D)自动匹配检测参数,温湿度模块(5℃-40℃、30%-85%)随场景智能调节;支持包材信息自动关联,生成 “场景 - 包材 - 数据" 三维报告。食品企业用其验证适配性,参数设置时间从 30 分钟缩至 10 秒,检测准确率提升 75%,退货率降低 70%。
智能化数据管理,合规高效输出:搭载边缘计算芯片,自动汇总分析数据,生成合格率、偏差率等统计图表;内置 12 套行业标准模板,支持一键导出 PDF/XML 格式报告,可直接对接质检机构 LIMS 系统与监管平台。某省级质检机构应用后,报告编制周期从 3 天缩至 1 天,数据对接通过率 100%。
科研级智能采集,支撑深度研究:具备智能预约检测功能,可按设定周期(1 小时 - 90 天)自动采集数据,生成动态变化曲线;支持数据一键导入 Origin、Matlab 等科研软件,自动标注关键变化点。科研院所用其研究新型软胶囊稳定性,数据完整性达 100%,研发周期缩短 3 个月。
三、智能化检测的多场景应用
在制药企业生产线场景中,某江苏药企将仪器与全自动软胶囊机智能联动,实现 “生产 - 检测 - 剔除" 闭环,产品合格率从 91% 升至 99.7%,废品率降低 68%;在食品包装企业场景中,某广东企业用 AI 场景识别功能检测鱼油软胶囊,自动匹配高温运输参数,帮助客户优化包材方案,运输破损率从 8% 降至 1%;在质检机构场景中,某省级中心用智能化数据管理功能完成 300 批次抽检,报告当天交付,获监管部门 “高效履职" 评价;在科研院所场景中,某高校用智能采集功能记录微型软胶囊 30 天硬度变化,数据支撑发表 2 篇核心期刊论文。
产品相关问答
问:制药企业生产线需频繁切换软胶囊类型,仪器能否自动适配检测参数?无需人工调试吗?
答:可自动适配,无需人工调试。仪器内置 100 + 软胶囊类型数据库,通过 AI 视觉识别胶囊外观、规格后,1 秒内自动匹配对应检测参数(如压力阈值、形变精度);支持自定义参数保存,新类型胶囊仅需一次调试即可自动记忆,适配生产线多品类检测需求。
问:质检机构需对接监管数据平台,仪器导出的数据能否直接上传?无需格式转换吗?
答:可直接上传,无需格式转换。仪器支持导出符合国家监管标准的 XML 格式数据,含 12 项溯源信息,与主流监管平台(如国家药监局追溯平台)接口兼容,一键即可完成数据上传,某质检机构用其实现 200 批次数据无差错对接。
问:科研院所设置长期智能采集任务后,如何远程查看数据?数据安全有保障吗?
答:支持远程查看,数据安全可控。仪器配备 WiFi 模块,可通过手机 APP、电脑端实时查看采集数据与曲线;数据采用 AES-256 加密存储,本地 + 云端双重备份,仅授权人员可访问,某高校曾远程监控 3 组实验数据,未出现泄露或丢失。
问:仪器智能化功能依赖软件,后续是否需要付费升级?售后技术支持如何?
答:软件升级,售后保障全面。每年 2 次主动推送功能升级包(含新行业标准模板、AI 算法优化),支持远程升级;全国 32 个售后点,核心城市 24 小时内上门,非核心城市 48 小时响应,确保智能化功能稳定运行。